历史上东北军的五虎上将(3/6)
月,姜登选南下任苏皖剿匪司令、安徽军务督办。后来受到直系军阀孙传芳的攻击,从安徽撤退。姜登选与山东张宗昌联合,遭到孙传芳的反击,结果二人惨败。此后,姜登选任奉军第四方面军军团长。同年11月22日,郭松龄在滦南发动兵变,倒戈反奉。姜登选乘车赴奉天经滦州车站,欲与郭松龄面谈,进城后被扣押。郭松龄力劝姜登选合作反奉,反遭大骂。姜登选历数其叛上谋友之罪,被下令处死,11月26日被枪毙,时年46岁,盛于薄木棺材,放置于荒野。后来,郭松龄兵败,韩麟春亲自为姜登选迁坟至原籍厚葬。当开棺时,只见姜登选的遗骸双手绑绳已松,棺内木板遍布爪痕。原来,姜登选被枪击,其实并没中要害,而是被闷死在棺中。见者无不垂泪!姜登选性情刚毅果敢,待人诚实,为官清廉,不唯荣利,治军严明,平易近人,为驻地军民及家乡人民所怀念。李景林,字芳宸,号“广古川”。生于清光绪十年(1885),河北省枣强县人。幼承父艺,从学技击,在家乡习燕青门及二郎门等武术。少年入奉天的“育字军”(清朝办在沈阳的学生军校)。因他聪颖及武术基础好,受到军中“管带”(清朝军官的职称)宋唯一的喜爱。宋唯一是武当丹派一位剑侠,对李景林单传秘授了武当剑法。八国联军入侵中国,“育字军”解散,师徒从此各奔前程。于塞外得皖北异人陈世钧(1821-1932)授以剑术。1907年(光绪33年),李景林毕业于保定北洋陆军速成武备学堂,此后他被任命为禁卫军的下级军官。1911年(宣统3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他随清军同革命派作战。中华民国成立后的1912年(民国元年),他被鲍贵卿招为黒龙江巡防队的军官。1914年(民国3年),他升任黒龙江暂编陆军第1师参谋长。1917年(民国6年)秋,他随第1师师长许兰州加入奉系。1918年(民国7年),他任援陕奉军司令部参议。1919年(民国8年)1月,李景林任曲同豊所率师的第1旅第1团团长,参加直皖战争。当时,李景林所在的曲同豊师属于皖系,后来李景林因同皖系要人徐树铮对立,转而投靠直系。李景林击败徐树铮部有功。回到奉天后,李景林练成了号称“疾行军”的精锐部队,后因战功而获得张作霖重用。1921年(民国10年),李景林就任奉天陆军第7混成旅旅长。早年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16岁的李景林回到家乡,少年壮志闲不住,在进保定军校前特地带艺投师到近邻永年,向杨建侯学艺,成为杨家稀有的外姓徒弟之一,并与杨澄甫结下深厚友谊。1922年奉直交恶,李景林升任第三梯队(东路军)司令,亲率第七混成旅戟津浦路,参与马厂之战。准备交战前,李景林在武术队再挑选三人,使自己身边有杨奎山、郭宪三、林志远、黄敬义等四个亲随徒弟。此后,李景林在军务繁忙中挤时间继续向宋老师求教,精研武当剑术,宋唯一不但倾心传授了他武当剑术精髓,还将自己所著的《武当剑谱》、《剑形八卦掌谱》、《道家修道录》送给了李景林。此后李景林遂有“神剑手李景林”的雅号,是闻名全国的武术家兼军事将领。李景林任奉军混成旅旅长时,将武术用于军事训练,对骑兵规定要“斩劈活靶及活靶反击”的实战军训。又在军队里建立武术队,帮助训练士兵的素质和格斗本领。1925年(民国十四年)1月,李景林出任直隶军务督办之职,再度请师宋唯一至天津随军执教,学艺者有张骧伍、蒋馨山等,从而使李景林在武当剑术上达到了一生中的顶峰。11月,升任奉军第一方面军团司令。同年农历十一月宋唯一病故原籍,享年六十六岁。1926年1月,冯玉祥占领天津,李景林尚未撤离,李景林避入租界,在公馆里闭门不出,成为张之江的笼中之鸟。张之江不能用军队包围李公馆,也不能在“日租界”逮人,只能派便衣暗哨日夜监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