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2-返航(3/5)
民共和国正式承认了新西兰共和国。随即,两国互派了大使。同日,中国政府宣布:应新西兰共和国政府的邀请,同意中国人民志愿军部队前往新西兰,支援和帮助新西兰人民和政府,共同抗击一切敢于侵犯该国的武装势力。
由于刘潇在毛爷爷面前一再要求,最后毛爷爷同意了刘潇辞去中国人民共和国军事委员会主席的职务,担任中国人民志愿军总司令的请求。中国人民共和国军事委员会主席一职,由毛爷爷暂时代理。
1949年10月14日,中国人民志愿军总司令刘潇,率领以“西安号”和“重庆号”两艘中型航空母舰和“济南号”直升机母舰为主,二艘巡洋舰、四艘驱逐舰、十艘护卫舰、三艘远洋潜艇、六艘登陆舰、三艘补给舰和一艘医疗船的庞大联合舰队,浩浩荡荡的启程前往南太平洋的新西兰驶去。随舰队一块行动的,还有海军陆战队第四旅全体官兵。
与此同时,外交部长邓小平,也于前一天乘飞机飞往了美国。在会见美国务卿迪安艾奇逊时,邓小平外帐向美国政府阐述了中国政府在新西兰共和国问题上的立场。
并就中国政府同意让民间自愿者组成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开赴新西兰海域的问题,进行了解释。
通过这次沟通,美国政府确切的了解了中国政府支援新西兰共和国的决心和立场。美国政府对中国政府在新西兰共和国问题上的做法,表示了理解和尊重,并表示美国政府在此事上,将严守中立。
10月14日开始,中英两国驻联合国大使在联合国安理会上,先期展开了激烈的论战。
英国方面向安理会提出议案。议案要求认定中国人民志愿军对新西兰的军事援助,属于对英国政府属地的军事侵略,要求联合国授权英国,组成一支联合国军,对新西兰反叛武装及其外国入侵者实施军事打击。
中国方面随即提出了反议案。反议案要就认定英国政府向新西兰大举派遣部队,企图通过军事手段来镇压新西兰争取国家独立的行为,属于一个国家对另外一个新成立的国家的殖民入侵,必须立刻予以制止。同时,中国人民志愿军是中国国内热爱和维护世界和平人士自发的行为,属于正当的行为。
一时间,两国大使在联合国安理会的发言台上,你来我往唇枪舌剑的激烈辩论着。
由于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五名成员中,美国和苏联两国政府在最后的表决中全部使用了弃权票,虽然法国政府驻联合国大使,在表决时为英国政府的议案投了赞成票。
但同样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中国和英国,均运用了自己手中的那一张反对票,使得中英两国的议案都没有得到通过。
英国人在同美国政府进行了几轮会晤后,知道了美国政府中立的态度。
而此时离新西兰最近的澳大利亚,各地民众纷纷上街游行,反对英国政府对新西兰共和国的武装干涉,要求澳大利亚政府保持中立的态度。
10月18日,澳大利亚联邦政府迫于民众和各在野党的一致压力,对外宣布将不参加对新西兰的军事打击,只是为英联邦军队提供后勤基地。
鉴于美国政府在这场中英冲突中保持中立的态度,离新西兰最近的澳大利亚联邦政府有不直接出兵。
而如今的新西兰,在这几年中不断获得中国方面的军事技术援助,其空军已经开始装备性能高于英国军队的喷气式战斗机。海军也拥有了三艘可以起降喷气式飞机的航空母舰。
这个时候单凭英国政府现有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根本无法与中、新两国进行军事对抗。
为此,英国政府于1949年10月24日,不得不宣布放弃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