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修真小说 > 假驸马,真皇后 >  假驸马,真皇后 第197节

假驸马,真皇后 第197节(3/5)

的确是腹有诗书、明达事理之人,早年间我与鲁岳也曾相交甚好,一向觉得他虽脑子迂了些,人却不坏,德行也无亏,可后来还是与他分道扬镳了,二位可知为何?”

    龚昀听他这么说,才知道原来如今身居高位,把持议政阁首睽之位的敦睦兄……当年竟也和那前几日在朝会上丑态毕露的鲁岳有过交情,不由得有些意外,道:“……为何?”

    王庭和仰头闭目片刻,才重新睁开眼看着他们缓缓道:“当年鲁岳问我,我文章中的‘君子治世,有所为,有所不为’何解,何为不为?我答鲁岳,道义不正,不为;力所不及,不为。”

    “他听了却嗤之以鼻,以为我所谓的‘力所不及’,不过是昏懦退缩之托词,非大丈夫所言,倘若心有一道,身向往之,则该当力破万难,则该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虽九死其犹未悔——”

    王庭和说到此处,摇了摇头,道:“人只有一命,鲁兄却要九死,这便是我与他的不同之处——鲁兄为了心中认死的道,可以九死,我王庭和却不想如他一般,天下大道何其千万,人力有涯,所能达者,也不过如沧海一粟,我自少时,便知读书是为达则兼济天下,而不是为着有朝一日能在揽政殿中撞柱而死,即便死的轰轰烈烈,即便死的留芳千古,天下皆知。”

    “留着这条命,敦睦所能践之道,能为苍生、百姓所做之事,不知凡几,则即便百年后于史书未留片墨,籍籍无名,心犹未悔。”

    他云山雾罩的说了一通,最后见那头的龚昀、余亦承神色茫然,似乎并未听懂的样子,倒也不以为忤,只捋着胡须哈哈一笑,道:“既如此,元夫兄、重年兄,在下便先告辞了。”

    等王老大人飘飘然离去,龚昀才有些摸不着头脑的转头问老友道:“敦睦方才那些话,究竟是什么意思?你听懂了么?”

    余大人沉默了许久,最后总结出十分简明扼要的四个字——

    “敦睦是叫咱们……”

    “少管闲事。”

    --------------

    中宫人选定下这事,很快就在朝中传了开来。

    皇后人选出自贺家,果然如龚老大人所料那般掀起了一阵不大不小的波澜——

    只是这场波澜,与龚老大人事前所猜想的稍有不同,竟并没有闹得很大,或是因着皇帝暗中也在摁着,或是因着皇后人选虽然出自贺家,与永国公关系却并不太近,也或是因着经了多日来的一连串变故、目睹了鲁、赵师徒二人的现状,刺儿头们也开始在心里认了怂,识时务为俊杰起来——

    罢了,罢了,皇上愿意立后,本也已是意外之喜,他没有一意孤行的打算和贺将军搞一辈子的男风,叫江山无继,大家便已经阿弥陀佛了。

    至于皇帝究竟乐意选谁做皇后,又愿意抬举谁,他们也懒得再多过问了。

    总之再不济,皇后人选也得过了太后娘娘的眼,自己亲儿子讨媳妇,太后娘娘总不至于不上心吧?

    当初她替已故的长公主选驸马,何等上心、何等挑剔,朝臣们可都记得。

    贺大姑娘能过了陈太后那一关,想必无论品行、样貌,都定然是不差的。

    这次没了御史台的刺儿头鲁中丞和赵大夫,朝臣们瞧着议政阁那几位,似乎也并没有规劝皇帝再行斟酌中宫人选的打算,没了人牵头,议政阁的老大人们又都不吭声,底下的自然学乖了,要在心中掂一掂自己几斤几两、什么分量,够不够格去做那出头鸟。

    于是,选后之事激起的一点不大不小的波澜,便这么雷声大雨点小的消失了。

    至于那位传闻中和陛下关系很不简单的永国公贺小公爷,如今自然是没少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
肉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