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修真小说 > 科举之长孙举家路 >  头疼的诗词

头疼的诗词(2/3)

的生活,当听到其长孙竟已通过县试,这次是来参加府试的,很是喜出望外。

    当即告诉李长河父子两,等李均竹考完府试之后,带他到自己的别院里拜访,但现在勿要告诉他这个消息,免得影响孩子温习。

    聊了很多的两人,最后终于在陈先生的随从前来找人时,才依依不舍的告别。

    临行前也一再的叮嘱李长河一定要带着长孙去高安巷与他继续叙旧。

    而陈先生的样子让傅长卿很是疑惑,“先生有意收这位李家长孙为弟子?”

    打量着自己这位老友的儿子,陈先生笑吟吟的说;“老夫年事已高,精力已不再能收徒了。”

    “那您只是为了看看晚辈而已?”

    “老夫不能收徒,可你小子可以收徒啊,刚好你要留在这教授几年,也够那孩子受益终生了。”陈先生得意的捋着胡须。

    “先生!我可无意收徒,再说我们都没有见过那孩子,你怎知那孩子是个什么性子。”傅长卿不自觉提高了音量,生怕先生现在立刻给他安排下来。

    “看看就知,到时你自个儿看,长河与我有恩,只要那孩子品性尚可,你就受累教教,等我回都城自向你父亲为你求情。”陈夫子一锤定音。

    而周家的别院里,李均竹还在与周烨百三人为明天的府试做最后的准备。

    第二日,礼房门前,比县城里的时候更拥挤,世家公子,有资格考试的商户人家,都驾着自家的马车前来,还有附近村子的驾着牛车的。

    周家的马车才进秀才街就不能再往前走了,没办法几人只好提上自己的考篮下车步行到礼房。

    经过比县试更仔细的搜查后,好不容易找到自己考位,李均竹环顾四周,自己这次是堂考,也就是各个县试的前十名都聚集到一个考场,由考官亲自监考。

    前世经历了各类大小考试的李均竹,早就习惯了被老师们盯着考试,可考场里其他的考生们可都没经历过。

    考官们才往椅子上这么一坐,李均竹看到好些人甚至额头开始冒汗了,甚至有人握笔的手已经开始发抖。

    这府试内容与县试差不多,也是考四场,只是相对于县试来说更难些,特别是在考官的注视之下,写一篇文章更是难。

    考卷发下之后,李均竹深呼口气,才开始专注答起题来,前三场如县试一样,顺利的完成,

    直到最后一场“文才”时完全难住了他,这文才竟不是以一句话而成的文章,而是已《桥》为题做两首诗词。

    初看到题目的李均竹完全两眼一黑,这大乾朝的诗文真是一个很奇葩的存在。

    既有前世时书里能看到的五言诗,七言诗,又有近乎记事类的词,甚至还有注重韵律的曲。

    李均竹曾经为了区分研究这些各个不同种类的诗词,学到生无可恋。

    现在让他用一个字来写两首,思考了良久李均竹还是决定写自己最拿手的七言诗,与其自爆其短,不如自漏其长。

    最后绞尽脑汁,一个字一个字的抠押韵,两首他自己看来不知所谓的诗词才写完。

    誊抄到试卷上后,他都没有勇气再去拜读自己的大作,回家之后,他一定要在细细的学学这诗词,不能再心存侥幸了。

    心里一直给自己设立目标的李均竹并未发现,正前方的主考官,云郡城的新知府和学政们,都在看着他。

    因为这考堂上的几十号人,领到考卷后全都是一副愁眉不展的样子,甚至有些人面上都已经出现了放弃的神色。

    只有这年纪尚轻的学子,速速调整了心情,很快的就在草纸上写了起来,龙飞凤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
肉书堂